欢迎您访问“江苏省兴化乌巾荡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”官网
中文版 英文版   咨询投诉
 
世界水日 | 探寻里下河与水的秘密

从十年九灾到鱼米之乡,从人水相争到退渔还湖,里下河因水而生又因水而变。水,是里下河的灵魂所在。

恰逢3.22世界水日,让我们一同探寻里下河与水的秘密。

伴水而生


里下河这片四周海拔4.5米,中心海拔只有1米左右的湿地平原,被人们称为“锅底洼”和“洪水大走廊”,水,与它如影随形。遇上连降大雨或是运河决堤,里下河便成一片汪洋。


水,关系着里下河人民的命运。持续900多年的治水,加上日复一日水中取土、垒土成垛,人们与水相争,最终造就了这片湿地平原。


因水而兴

水患的消除让里下河鱼米之乡的优势得以凸显。处于里下河腹地的兴化,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县级市榜首,淡水产品年产量30万吨,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。


水,带动了里下河经济的发展,使得这片千年“锅底洼”一跃成为了水乡“聚宝盆”。


人退水进

水让里下河人民一边得到,又一边失去。大面积的围圩种养殖带动了经济发展,却使得里下河地区湿地面积受损,湿地破坏严重。

好在人们清醒地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,以退为进,开展退渔还湖工程,拒绝高污染、高能耗项目,多措并举,开展湿地保护工作,曾经受污染的河湖水质恢复到了Ⅱ、Ⅲ类标准,大批的湿地精灵在这里驻足。


人水和谐

对水的保护并没有成为里下河发展经济的绊脚石。在生态效应的基础上,经济效益也不断凸显。水上森林、万亩荷塘...里下河的四季游人如织,观鸟体验、亲子研学,水乡民宿,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涌现...在水的孕育下,里下河不断焕发新的生机。


“水是里下河的灵魂,没有水就不是里下河。”里下河与水的故事还在继续发生,未完待续。